财经科学
主办单位:教育部
国际刊号:1000-8306
国内刊号:51-1104/F
学术数据库优秀期刊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来源期刊
       首 页   |   期刊介绍   |   新闻公告   |   征稿要求   |   期刊订阅   |   留言板   |   联系我们   
  本站业务
  在线期刊
      最新录用
      期刊简明目录
      本刊论文精选
      过刊浏览
      论文下载排行
      论文点击排行
      
 

访问统计

访问总数:25691 人次
 
    本刊论文
浅谈以经济管理为视角论民主革命时期的财经思想

  摘要:毛泽东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和《我们的经济政策》两篇著作中分析了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特有的经济形式—新民主主义经济,首次提出中国存在着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有关社会主义性质经济成分的地位与前途的理论与政策及关于根据地经济如何为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准备必要条件等观点。这两篇著作被认为是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序篇,在毛泽东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关键词:毛泽东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 我们的经济政策 新民主主义经济


  《必须注意经济工作》是1933毛泽东在江西南部17县经济建设工作会议上所作的演说,该篇主要阐明了革命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方针、政策和工作方法。《我们的经济政策》是1934毛泽东在江西瑞金召开的第二次全国工农兵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的一部分。本文主要是通过对以上两篇文章的认识和理解,浅谈对以下几个问题的认识。
  一、两篇文章的写作背景
  一方面,1933年初,日军入侵华北,民族危亡之际蒋介石坚持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反动方针,于1933年—1934年间对中共领导的中央根据地进行第五次围攻,企图通过战争和经济封锁等方式消耗红军的兵力和物资,红军和根据地人民面临严重生存困境。陷入这种困境,红军和人民要想获得必要的生活资料,就不得不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发展生产和想方设法打破敌人的经济封锁。
  另一方面,民主革命时期,以分散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农村革命根据地面临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从未遇到过的问题——是否能够和是否应该建立包括社会主义性质经济成分在内的新型经济结构。在这样的新问题上,党内意见分歧强烈,如何处理战争与经济工作的关系成为争论的焦点。有些党内人士主张进行战争和开展经济建设只能二选其一,而毛泽东等同志则认为进行战争和保障群众生活是党当前形势下面临的两项不可或缺的重要任务,其中革命战争是核心任务,开展根据地经济建设是确保战争胜利,改善人民生活,巩固工农民主专政等的必要保障。
  二、民主革命时期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条件、可能性及其重要意义
  1.反围剿背景下经济建设的条件及可能性
  一是在成功击退了国民党的前四次围攻之后,中共领导的根据地不断巩固和扩大,根据地范围已经跨越湖南、江西、福建、广东四省,根据地人口已接近三百万人;二是根据地工农民主政权已经建立;三是土地革命后,确定了地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四是敌人的破坏与封锁,人民群众面临生存危机,经济建设成为其迫切要求;五是根据地经济建设已初具成效:手工业生产在迅速恢复,1933年秋收作物的产量比1932年增加了20-25%,根据地内部和对敌区的贸易都在发展……
  2.根据地经济建设的重要意义
  第五次反围剿期间,是否进行经济建设关系着工农民主政权的存亡。当时,以谋取暴利为目的的商人掌握着根据地的粮食、盐、布匹等重要物资的贸易,严重威胁人民和红军的生活,因此工农民主政府必须建立机构来专营重要商品的贸易。社会主义的经济因素便随着这种公营经济(当时称为国营经济)的建立而产生。随着经济建设的蓬勃开展,军民生活得到改善,工农民主政权得到巩固。与此同时,经济中的社会主义因素进一步巩固和扩大, 为将来过渡到社会主义创造条件。
  三、民主革命时期根据地经济建设的政策和理论
  1.新民主主义经济含义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中国进入社会主义以前,以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为领导的,由国营经济、合作经济、个体经济和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等多种经济成份组成的过渡性经济。”
  2.经济政策
  第一,私人经济发展政策。毛泽东认为应提倡和奖励小规模的私人经济在政府法律范围内发展。第二,公营经济发展政策。毛泽东提出“尽可能地发展国营经济”。并采取了没收反革命财产;接管原国民政府企业;依靠工农、干部和红军等建立工厂、商店、银行等措施大力推动公营经济发展。第三,合作社经济发展政策。毛泽东强调要“大规模地发展合作社经济”,并引导个体小私有者自愿地组织成立了集体劳动性质的互助社和耕田队(农业领域)、生产合作社(手工业领域)和信用合作社(金融领域)等。
  3.多种经济成分间的关系
  第一,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和私人经济都是新民主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二,私人经济,在当时和相当长的时间内将占着绝对的优势。
  第三,公营经济(国营经济),只限于可能和必要的部分,在国民经济中占的比重不大,属于人民公有, 是中国大地上一种崭新的、最先进的经济形式。
  第四,合作社经济和国营经济经过长期的发展,将对私人经济逐渐占优势并取得领导地位。
  4.民主革命时期中共领导的根据地公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发展的意义
  首先,保证了根据地红军和群众的生存供给,粉碎了敌人的经济封锁,增强了对私人经济的领导力。其次,公营和合作社经济是新中国时期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为社会主义经济确立对国民经济各个领域的领导地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最后,新民主主义经济建设为建国后我党领导经济建设和直接经营企业积累了宝贵经验。
  四、毛泽东关于领导财经工作的方法
  新民主主义经济形态有自身运行的特殊规律。确立经济工作的正确领导方法必须以尊重规律特殊性为前提。在这两篇著作中,毛泽东提出的领导财经工作的方法曾对我党的财政经济工作发生过重要影响, 对社会主义建设仍有重要启示意义。
  第一,在领导方法上,应区别对待不同经济成分。毛泽东指出工业建设制定发展计划。尽管精密的计划不适用于分散薄弱的手工业,但却是公营和合作社等国家主要事业发展所必须的。
  第二,经济工作计划前提是求真务实,其重要内容是分清国民经济各部门之间的主次和轻重缓急,紧密围绕国民经济的中心环节。发展农业、工业、对外贸易、合作社是经济建设的中心。尤其是要将农业生产置于经济建设首位。
  第三,在经济成分性质多元化的背景下,经济计划工作的另一个重要内容是要明确最先发展哪种经济成分。毛泽东强调要兼顾公营、私人和合作社经济的发展,对任意一种经济成分力量都不能采取强制削弱的手段,要通过在共同发展中循序渐进地改变某种经济成分的性质,实现各经济成分间的力量对比变化。
  第四,依靠群众克服困难。根据地经济建设面临工业基础缺乏,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落后,敌人的战争和封锁,财政支出大,参军人数多,劳力缺乏等困境。毛泽东强调组织、动员、依靠群众共渡困境是最根本的办法。
  第五,坚决抵制官僚主义的领导方法。经济工作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组织领导经济建设必须反对官僚主义,坚持走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
  五、结论
  新民主主义经济是中国革命和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经济形态。在《必须注意经济工作》和《我们的经济政策》两篇著作中,毛泽东虽并未使用“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表述,但新民主主义经济却是他主要研究和分析的对象,他关于私人经济、公营和合作社经济等的观点和认识就是关于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政策和理论。这两篇著作奠定了新民主主义经济的政策和理论基础。此外,毛泽东在这两篇著作中首次提出中国存在着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有关社会主义性质经济成分的地位与前途的理论与政策及关于根据地经济如何为民主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准备必要条件等观点。据此,可以将这两篇著作看成是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序篇。总之,这两篇文章在毛泽东思想中占有重要地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特别说明:本站仅协助已授权的杂志社进行在线杂志订阅,非《财经科学》杂志官网,直投的朋友请联系杂志社。
版权所有 © 2009-2024《财经科学》编辑部  (权威发表网)   苏ICP备20026650号-8